制作材料:
精面粉50克,瘦猪肉150克,芝麻油50克,粉面100克,鸡蛋2个,花椒水50克,紫菜、韭菜或香莱、味精、姜末、虾皮、胡椒粉、葱花各少许,精盐、酱油、鸡汤各适量。
介绍:
"冬至馄饨夏至面",这是襄汾民俗博物馆节令馆里的一句民谚。每当冬至,在尧乡一带,无论是山区,还是平川,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。冬至吃馄饨的习俗,大概起源于古代的祭祖活动。宋代《梦梁录》中有“冬至岁节,土庶所重,如馈送节仪,又举相庆,祭享宗烟,加于常节”。故又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说法。用馄饨祭祖,可能是取“混沌”之音。因为古人认为开天辟地之前,世界是处于“混沌”状态的。曹植的《七启》记载:“夫太权之初,浑池未分。”
“浑沌”就是“混沌”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文人学者逐渐把三点水偏旁改为食字偏旁,成了当今的“馄饨”二字。
特色:
色泽鲜艳,筋滑爽嫩。
做法:
1、将瘦猪肉切碎剁烂放入盆内,倒入花椒水打匀成糊状,再加入姜末、精盐、味精、芝麻油等拌匀成馅。
2、把面倒人盆内,磕人鸡蛋,加水200克和成面团,揉匀揉光,盖湿布饧30分钟左右,上案再揉光,擀成0.5毫米厚的薄片(越薄越好),用刀切成6厘米宽的长条,再按照上端6厘米、下端3厘米的斜面,用刀交叉切成梯形面皮(250-300个)。
3、把制成的馅(约2克重)抹在面皮的一角上,馅向里一卷,再将两角下端向外捏住,成猫耳朵形状。
4、水烧开后投入馄饨,煮至浮起即熟。取碗数个,分别加入适量酱油、味精、鸡汤,捞入馄饨再放入紫菜、韭菜、虾皮、芝麻油即可。
制作要领:
制皮时面皮要硬,包时注意手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