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驴行天下 > 佛教十大小名山之湖南衡山

佛教十大小名山之湖南衡山

作者:不详来源:网络2017-08-16

庐山与三教

早在远古时代,衡山已被抹上浓厚的文化色彩 。相传黄帝定五岳,衡山为南岳。这里有许多关于黄帝、炎帝的传说。据说夏禹导水岷山之阳至衡山, 在岣嵝峰得金简玉牒治水之书,后人立有神禹碑以示纪念。周武王受命辨九州之国,正南称荆州,其山镇称衡。《礼记·祭法》:“山林川谷丘陵,能出云,为风雨,见怪物,皆 曰神。”清代以前的历代统治者每年都有祭山神的活动,南岳衡山历来为享祭之山。

现存的南岳大庙,即唐武德年间高祖李渊遣人修建的山祠,后经历代修建,至清光绪八年(1882)形 成现在 的规模。它是湖南最大的古建筑,位于衡山脚下,坐北向南。有正殿、寝宫、御书楼、盘龙亭等。占地九万八千五百平方米。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,宏伟壮丽。正殿中的72根大柱(象 征南岳72峰),由石凿成,柱头还有精美的雕刻。大殿四周的石栏上,还有144块汉白玉浮雕 ,表现的是《水经注》中的典故。据史载,通向岳庙的道路绵亘数十里,“ 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,连云蔽日,人行空翠中,而秋来香闻十里,计其数一万七千株”。岳 庙正所谓“千杉翠拥,万瓦烟生”。

衡山历来是知识分子游历、讲学、休憩和隐居的绝好去处。唐代的韩愈、柳宗元都在此逗 留过,李白、杜甫、王维、刘禹锡、陈子昂、韦应物、贾岛、王勃、宋之问、张九龄等人都来过这里。宋代欧阳修、朱熹、张木式等 都在此游历和生活过。他们为山川所陶醉,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。李白认为衡山是“江南之仙山”,具有“黄鹤之英气”。王维在《方尊师归南岳》中描绘道:“山压天中半天上,洞穿 江底出江南。瀑布松杉常带雨,夕阳苍翠忽成岚。”韩愈在《谒南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》诗中写道:“喷云泄雾藏半腹,虽有绝顶谁能穷。我来正值秋雨节,阴风晦昧无清风。潜心默祷若有应,岂非正直能感通。须臾静扫众峰出,仰见突兀撑青空。紫盖连延接天柱,石廪腾掷堆祝融。森然魄动下马拜,松柏 一径趋灵空。”衡山开云,从此被传为佳话。后人为纪念他,还在衡山县城西门高台上建开云楼,其岭称开云岭。钟灵山川,似乎可以予人以钟灵之气。许多文人学士都看中这块园地,在此讲学和研讨学问。见于记载的著名书院有邺侯书院、石鼓书院、胡安国书院、周廉溪书院、胡铨书院、南轩书院、甘泉书院、白沙书院、邹东廓书院、集贤书院、文昌书院等。

邺侯书院即南岳书院,最先系唐朝宰相李泌子李繁为纪念其父曾在此隐居而建,位于集贤峰下。相传李泌、张九龄曾在此论道。石鼓书院位 于回雁峰下,初建于唐朝,宋代重建,景 年间宋真宗赐额并学田,与睢阳、岳麓、 白鹿合称为四大书院。许多著名的学者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。创办周廉溪书院的周敦颐(101 7—1073)系北宋著名哲学家,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。创办胡安国书院的胡安国(1074—1 138)系南宋著名经学家,他的《春秋传》明初被定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。创办胡铨书院的胡 铨(1102—1180)系南宋学者。创办南轩书院的张木式(1133—1180)也是南宋著名学者,和朱熹 、吕祖谦齐名,时称“东南三贤”。建甘泉书院的是明代著名学者湛若水(1466—1560),与 王阳明为友。以其号相称白沙书院的陈献章也是明代著名学者。建邹东廓书院的邹守益(149 1—1562),初讲学于石鼓书院,从学者甚众。衡山也是儒学延播鼎盛之地。

© 2010-2030 ThinkHo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QQ联系我们 电子邮件联系我们

吉ICP备13004070号-11   吉公网安备2201220200002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