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与西北往来咽喉
饱经岁月磨砺的小城,几乎没经过修缮,不免破败残缺,然而恰恰如此,它保持了帝王时代的基本原貌。也许是天时与地利共同造就了鸡鸣驿。自先秦起,鸡鸣山与八宝山的峡谷里行洪而成的沟壑,便形成了一条自然的上谷干道。从宣州到怀来,这条路是必经的咽喉之地。
从秦到元,鸡鸣山下虽然没有正式的驿馆,但往来的商贾平民在此歇脚,早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惯例。在驿城内外,随处可以发现汉、辽时期的砖瓦、陶片,西南城墙的夯土层中,甚至夹杂着战国时期的瓷片。从元朝开始,鸡鸣山脚下正式设置了“府邸店”,就是隶属于德兴府(涿鹿)的一个驿站。这是鸡鸣驿的第一个前身。从此,为朝廷传递文书的信使们便不知疲倦地在这条路上奔忙。
元代以后,信使们的官服随着朝代的变更而轮换,这个小驿站却一成不变地迎来送往。和所有的驿站一样,它也是由马号和负责驿站管理的驿丞署组成。鸡鸣驿的马号叫“大号”,另外堪称一大的是鸡鸣驿的驿仓,当时被称作“老东仓”,不过它今天已经荡然无存了。元代的驿站所能提供的服务有限,基本上只是解决了信使们的便餐与座骑的更换,但就是这种简单的功能,让大都(元朝都城)与西北各郡的信息交流得以畅通。
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鸡鸣驿正式在此设立,其东距土木、西北距宣府二驿各60里。这时候,驿站的军事色彩更加浓郁。由于从鸡鸣驿向东与二里半(与以下的五里台、巡逻铺等都为驿站名称)、五里台,向西北与距城5里的巡逻铺可以互相策应,中间又不重复设置递铺,所以扩建的鸡鸣驿身兼数职,同时具有了递运、接待和传烽火等功能。同时,鸡鸣驿在明清两代也开始为百姓所用。这样除了马号和驿丞署之外,驿城里还设有总兵府、校场和驿学。随着人口的增加,相应的民居、商铺也越来越多。整个驿城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驿站了,而是成为驿路上一个非常繁荣又非常独立的城郭。很自然,它成了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中转站。
沧桑古城展露经典遗存
如果能从空中看鸡鸣山驿,将会是一幅很有趣的情景,因为它是一座四方城,会让人感觉像是在玩华容道,或是三维游戏中那屯兵的城垣。因为驿城那久远的历史,城内古建筑颇多。值得一提的是贺家大院。贺家大院就是当年的驿城署,也是整个驿城中规格最高的古建筑,它是砖木结构的五进连环院,东山墙为信道。现在在这个幽深的院落中信步走走,还是很容易迷路。当夕阳西下的那一刹那,我几乎认为自己已经穿越时空到了当年的驿城署,马上就可以看见灯笼高挂,听到驿卒的更鼓声了。
说起驿卒,我实在很佩服那些长居于此的人们。虽然驿城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但毕竟它只是驿路上的一座孤城,能安于这里的宁静与淡泊,确实是一件需要耐力与毅力的事情。据史书记载:清康熙年间,在驿丞主管下有驿卒158人、城内守兵43人、长夫45人、驿马82匹,年支马料44石,年支饷银3287两。就是这座具体而微小的小城郭,能海纳百川似的容纳那么多的店铺和商贾,尤其是清朝初年,达到了空前的商贸与文化繁荣期。
1913年,北洋政府撤销了全国的驿站、开办邮政局,鸡鸣驿才彻底结束了它邮驿的历史,重新成为西北道上那座默默无闻却顽强伫立的中途小城。但是,鸡鸣驿不仅在中国邮驿史上独占鳌头,而且在古代建筑史、古代交通史、古代军事史,乃至世界邮驿史的研究上,都占有重要的地位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
现今,鸡鸣驿城内仍有100多户人家在此居住。他们已习惯住在古香古色的城中,每天都从古城的城门进出,为了更好的保护寺庙不被遭到破坏,都有城内的居民专门看管,如今这里已成为全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国家会对这座古城进行修复,以便让更多的人来目睹这座对世界邮驿文化史来说都是罕见的奇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