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届石家庄市旅游发展大会日前在千年古县河北正定举办,修复完工的正定古城墙及南城门、阳和楼等一批名胜古迹正式向游客开放,修复后的正定古城也初步重现出“北方雄镇”风貌。
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,自北魏至清末一直是郡、州、路、府治所,是当时我国北方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重镇之一,与北京、保定并称“北方三雄镇”。
正定古城内现存隋唐以来建筑38处,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、省级5处、县级24处,馆藏文物7600多件,其中,隋龙藏寺碑、开元寺唐代木构钟楼、隆兴寺宋代建筑群等文物古迹享誉海内外。
按照“尊重历史、保持完整、延续文脉、凸显特色”的原则,2014年,正定县划定了8.9平方公里历史城区范围,以“一城、四关、双十字”为基本构架,启动实施古城保护标志性工程,包括古城墙保护工程、南关村改造项目、周汉河综合整治项目以及阳和楼、隆兴寺、开元寺三大片区改造等。
借助首届石家庄市旅游发展大会契机,正定县还精心打造推出两条精品旅游线路以供游客选择,南城门、广惠寺、临济寺、阳和楼、开元寺、隆兴寺、荣国府等古城知名景点均囊括在线路之内。
正定古城墙位于河北省。始建于北周,初为石筑。唐宝应元年(762年)因滹沱河溢水灌城,城日以圮,进行拓建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,高三丈二只,上宽二丈的土城。隆庆五年(1571年)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,后任知县周应中申动府库银六万余两,征用真定府辖各县民夫,分段兴工,于万历四年(1576年)竣工。四城门东曰迎旭,南曰长乐,西曰镇远,北曰永安,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。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。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上起了重要作用。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近年城镇建设的发展,正定城除现存城门外、已多为土城。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,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,西存里城门、瓮城门、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。正定城墙于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