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名楼:广州镇海楼
镇海楼,又名望海楼,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(越秀公园)小蟠龙冈上,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,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全楼高25米,呈长方形,阔31米,深16米。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,三层以上为砖墙,外墙逐层收减,有复檐5层,绿琉璃瓦覆盖,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,朱红墙绿瓦砌成,巍峨壮观,被誉为"岭南第一胜览"。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。该楼又名"望海楼",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,故将"望江"变为"望海"。又因楼高5层,故又俗称"五层楼"。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,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。明朝洪武十三年(1380年),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,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,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。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,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,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。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。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,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。2013年3月,镇海楼被2013年3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结构特点:
镇海楼高25米,阔31米,深16米。第一、二层的墙壁用红砂岩条石砌筑,三层以上为砖墙,底层墙厚3.9米,外墙逐层收减,为塔、楼结合形式,加以朱墙绿瓦,飞檐重叠,雄伟壮观。[1]被誉为“五岭以南第一楼”、“岭南第一胜览”。镇海楼顶层正面高悬“镇海楼”横匾。镇海楼两侧对联:“千万劫,危楼尚存,问谁摘斗摩霄,目空今古;五百年,故侯安在,使我倚栏看剑,泪洒英雄!”。历来是登临览胜之地,每逢春秋佳日,游人络绎不绝。数百年间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不少赞颂篇章。由于它的建筑造型非常独特,故清代以来,镇海楼的图案被广泛用作广州的标志而四海驰名,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著名景点。镇海楼气宇非凡,古今曾以“镇海层楼”、“越秀远眺”和“越秀层楼”先后列为“羊城八景”之一。
五修五建:
镇海楼本名望海楼,在府城上北,明洪武初建,复檐五层,高八丈余。(《大明一统志》)。在明代初建成的。明成化年间(1465~1487)当时的两广军务提督韩雍重加修治,后来全楼竟被火焚毁了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),提督蔡经(一名张经)与侍郎张岳重建镇海楼,因当时东南沿海常患倭寇,海疆不靖,需强化海防,于是张岳为之题名“镇海楼”,含“雄镇海疆”之意。这是第一次重建。经此次重建后,“规制如旧,而宏伟壮丽视旧有加。楼前为亭曰仰高,左右两端跨衢为华表,左曰驾螯,右曰飞蜃,旧所无也。”(张岳《镇海楼记碑》)。
明崇祯十年(1637)广东布政使姜一洪再次重新修缮。
清初,清军攻陷广州,镇海楼遭战火损坏。
顺治八年(1651),平南王尚可喜在原楼基础上对镇海楼进行了始建后的第三次大修。因楼近王宫,禁止州人登临,驻军越秀山,设官守卫,楼上放鸽,楼前驯鹿。
顺治十八年(1661),李栖凤任两广总督时,在楼上祀文武帝君,镇海楼再次成为广州人登临览胜之地,“任人登眺”。一时之间,“咏觞茗麈,遂无虚日。”这是入清后第二次修葺。
康熙十二年(1683),由于“三藩之乱”,镇海楼再次被毁坏。
康熙二十四年(1685)至二十六年(1687),由两广总督吴兴祚及广东巡抚李士祯重建此建构。这是镇海楼的第四次大修,“计费巨万,壮丽坚致。”当时镇海楼“高计七丈五尺,广计九丈五尺,袤计五丈七尺。”
民国十七年(1928),林云陔出任广州市长时,再度重修了镇海楼。重修工程是按明代旧基垒筑的。
新中国成立后,镇海楼为广州人民博物馆所在地。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4年拨专修款修缮了镇海楼,改名为广州博物馆。1963年又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1989年晋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古楼风貌依旧,而今陈列的一系列文物、资料,使广州城20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可尽览于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