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顶山距大足县城东北15千米。名僧赵智凤于此建石窟寺,历时70余年建成。宝顶山是佛教圣地之一,有"上朝峨嵋,下朝宝顶"之说。
宝顶山石刻造像以大佛湾为中心,东有小佛湾、倒塔、龙头山、殊始山、黄桷坡,南有高观音,西有广大山、松林坡、佛祖岩,北有岩湾、龙潭、对面佛等,共13处景观。其中以大佛湾石刻造像规模最大,艺术价值最高,保存最完好。
大佛湾是一马蹄形山湾。在长约500米、高约15-30米的崖壁上,雕刻大小造像万余躯。另有记载宝顶山造像由来和佛教密宗史实的碑刻7通,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题记17则,舍利宝塔2座。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,浮雕高大,题材广泛,龛窟衔接,布局雅谨,整体感强,气象壮观。佛像构思新奇,雕刻技艺娴熟,世俗色彩浓郁。内容多属佛经故事。石刻珍品比肩接踵。主要造像有"护法神像"、"六道轮回"、"广大宝楼阁"、"华严三圣像"、"千手观音"、"释迦涅般圣迹图"、"父母恩重经变像"、"地狱变像"、"圆觉道场"、"牧牛道场"等,形象逼真,寓意深刻。
宝顶山主要为佛教密宗派造像道场。印度金刚智、不空和尚相继来华,与善无畏一起传播密教,并称“开元三大土”,先后为三代传人;并传给惠果禅师,惠果禅师成为密宗第四代传人。又经过30年左右,出现柳本尊。之后,250余年,发展与坎坷同在,至赵智风,承袭密宗衣钵,成为密教传人。873年4月8日,长安举行“迎佛骨”仪式,“四方掣老扶幼”,“夹道佛声振地”,“时有军卒,断左臂于佛前,以手执之,一步一礼,血流洒地,至于时行股步,啮指截发,不可胜数,又有僧以艾覆顶上,谓之炼项、火发、痛作”,“头顶焦烂,举步仓迫。”
柳本尊就是承袭的这种苦修炼。